時下常聽「原諒他人,便是放過自己。」 在我的體會中,覺得這句話需要好好延伸解釋,否則容易落入因為無法做到真正原諒而開始自責、又夾雜著未竟之傷的掙扎而動彈不得。這種口號、喊得響亮,卻不實用,為什麼呢? 容我慢慢說來。

首先,原諒是什麼?

它的定義是,「因為某個人『做錯事』,導致自身感受不舒服,但卻不加以追究。」但這個流程需要好好檢視: 當我們感受不舒服時,是否急著強迫自己去當一個有容乃大的人而去假裝原諒? 若是如此,其實無法帶自己走遠或真正跨越,因為這樣的假裝自己內心都會知道,當情緒忽視、積壓久了,只會堆疊越高、越滾越大,最終陷入一個身心分離、心口不一的內在矛盾與衝突不斷的痛苦中。



歐普拉曾說過: 對許多追尋平和與意義的人而言,痛苦最折磨人的根源,就在於努力去原諒。」 如果家裡失火了,請問你是先去追那個放火燒你家的人,還是先搬水滅火呢? 同理,當你受傷了,先別想著原諒對方這件事,而是先停下來,包紮自己的傷口。


這意思也是: 當你還沒辦法做到原諒,就先讓自己不要原諒。不原諒對方、沒有關係,我們要做的是先原諒自己—-原諒那那個曾經讓對方傷害自己的自己(這不是你的錯),原諒還沒辦法走到原諒那步的自己。

還無法原諒,並不完全指自己就是個度量狹小的人,不是指要開始展開報復行動,不原諒其實有著兩層意義:


一、同意對方不合理的舉止,也就是開始學習尊重自己:

原諒的另一層意涵,是急著同理對方對自己造成的傷害,說穿了我們會一再受傷,是因為一直給對方機會不尊重自己、傷害自己。我想起自己在前一段感情關係中不斷在為對方的傷害行為找理由合理化,雖然知道痛,但是當時我沒有疼惜自己的力量,而讓刀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往下割,直到無法承受時,才知道自己應學習保護自己不再被傷害了。當感受那道傷口挖得太深太痛時,成了一個止損點提醒自己:「夠了,我不會再讓自己繼續受傷下去!」在受傷的當下,傷口還在作痛時,要去做到「同理」對方而告訴自己大度放下,未免將過去那沒被好好重視的自己輕易地支開,那個曾經感受脆弱、無助、受傷的自己,他的呼喊就是你心裡隱隱作痛的傷,需要好好把他接回家,要接回家的第一步便是體認到他在那裡。學習尊重自己的感受。


保持不再受傷的距離」並開始自我修復:

提醒自己: 「嘿,這件事引發我內在感受不舒服了。」當你真正願意去看這背後不舒服的成因,才能有能力跨越這份不適感,而當你一旦走過這份不適感,也就是你著手療癒自己了、原諒與否再也不重要了,因為你已經能與這份傷痛和平共處、不再興起內在波瀾,這時候你做到的是「寬恕」,也只有走到這個階段,你才是放過了自己。「原諒,便是放過自己」,這句話的邏輯是這麼來的。

當你走到了這一步,你的內在便自由了

 

這樣的原諒是「寬恕」,最後,當我們想起這些曾經引發內在波瀾的事件時,甚至感謝起這段經歷(注意,我們還是不一定指感謝對方這個人)因為這樣的經歷,我們能慢慢地將自己拼湊回來,把自己的內在小孩接回家,增長內在安住的力量。

寫給過度努力的你。



(本文完)

🌷 你可以請我喝杯茶、或讓創作者更有餘裕持續分享與產出,擴大愛與平和的分享動能! 填入「請你喝杯茶」、「支持創作」👉→ https://p.ecpay.com.tw/3A6456D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歡迎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並分享給你覺得需要的人。😃

Shanti靈悅謐境

🌹其他分享空間:

∞ 關於Shanti ∞臉書專頁 →《靈悅謐靜Peace Within》

∞ 廣播節目空間 →《安然空間》 ∞ Insta追蹤 → 8premshanti8 ∞ Youtube頻道→ 靈悦謐境Peace Withi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