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來到許多聽眾喜愛的冥想引導了!這一次,我們練習安住在當下這時刻,感受身體與心理的放鬆。邀請請你找個不受打擾的空間,一邊跟著引導開始練習。
【安然空間】EP51: 《引導-回到內在空間》

又來到許多聽眾喜愛的冥想引導了!這一次,我們練習安住在當下這時刻,感受身體與心理的放鬆。邀請請你找個不受打擾的空間,一邊跟著引導開始練習。
前陣子收到一位聽眾的提問,想知道我的日常生活計劃是什麼樣子。 也因此按下暫停鍵環顧四周,發現這一切是如何來的出乎意料與充滿驚喜。揉揉自己的雙眼,自問: 這是真的嗎? 四個月前開始到美國進修學習,之前工作處在一個滿高壓的狀態,有了這個難得不易的進修機會、也算是給自己一個中途休息。換顧四周、我所處的社區環境是如此寧靜、窗戶望出去就是大樹、還有慎藍的天空,每天早上暖陽會從落地窗曬進房間的木質地板,讓空間裡逐漸充滿陽光的味道,慢慢地起床、做瑜珈與呼吸法練習,接著做早餐、泡一壺茶、在開啟一天學習與日常生活的行程。我很珍惜著這樣難得不易的中途休息,多年來對於休息、停下腳步這件事容易懷抱著罪惡感,「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話是如何深深地箝制了自己,不容許自己這樣那樣,心裡實在很疲憊。
前幾天在美國州立公園裡健行帶給我很深很深的感動。不是風景本身(雖然風景本身真的超級美),但還有人們心中那一份靜靜看待萬物的探索與認真。 「你們知道嗎?樹與樹之間會對話,好讓彼此找到適合生存的最佳生長方式。」森林志工阿姨眉飛色舞的說。志工是隨意地到處走在林道中,剛好遇見旅客了、就會聊天攀談開始介紹樹的知識。而這位阿姨的第一句話就勾起我的喜愛,雖然我愛樹,但阿姨的描述帶我到另一層次去看待樹,成功地讓我(還有聽她敘事的眾人)更喜歡樹了!
疫情持續的當下,尤其帶出人類心底深處對死亡的恐懼與對「不可控」的焦慮,因人類有想要控制不確定性的傾向。也讓「存在主義」復興,因其思想主調性在於對人類脆弱性的敏感洞察,卡繆(Albert Camus,法國哲學家)曾下一個註解: 「不確定性無法被征服,但必須被接受。」
「你想太多了啦!」如果你也常聽到周邊的人給出這樣的意見、當你困惑迷惘時,那你就要留意,不是真的你想太多,而是還沒建立起有邏輯、有系統地去進行思考的習慣,才會意見動搖、腦海浮現無數多方的建議與想法而將自己拉向南轅與北轍,落得自己仍在原地踏步、無法前行。這時候「怎麼思考」就成了一個必學的技能,因此我輾轉參加了哲學思考訓練課程。
W小姐長期為感情所困,說穿了,她似乎有吸引渣男的體質。 尋尋覓覓,渴望找到美好伴侶共度的願望一直持續著,卻無奈總接二連三不是遇到有婦之夫、有女友的男人、不然就是把她當工具人來使喚的男人。 她百思不得其解,開始在認識自我的道路找尋解答,也曾透過靈媒回溯前世今生,希望能解開自己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感多重糾葛。但問題仍持續發酵,偶爾安慰自己「這可能就是業力吧」來練習放下,但其實、心底深處仍是無法放下。
這五項接觸大地的方法是根據梅村(plum village)的傳統,藉由這個練習幫助我們回歸大地、返回自己的根源,讓我們知道自己不是單獨的個體,而是與許多靈魂先輩、血緣先輩、還有大地連結在一起。 練習接觸大地的時候,我們練習放掉自己是單獨孤立的想法,藉此來提醒自己是大地、還有整個存在的一份子,接下來為你介紹這五項接觸大地的對象,可以做為時時提醒自己、滋養他人的方式。
「身邊許多人一下跟我說這樣做不對、那樣做不應該、應該要怎麼做、怎樣才能改進,而我也很努力跟著大家給我的建議去做了,但為什麼我孩子還是這樣四不像的,我怎麼盯他、糾正他、提醒他、唸他、陪他念書、處罰他,都沒用…。」疲憊不已的T媽媽淚眼汪汪地訴苦著,她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小孩如此「不成器」、也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身體這麼容易出狀況,長期的胃痛與偏頭痛,已經不是單單吃止痛藥便能緩解的了,她覺得怎麼做都不對,抵抗力越來越衰弱的她越發感到力不從心。
輾轉藉由朋友的引薦,跟著美籍療癒師Bo陪伴自己走過8堂課為期2個月的線上一對一脈輪清理課程,內容以處理童年創傷為主,輔以呼吸的練習,帶自己一次又一次看見個人經歷背後的根源與故事。看見的當下常有止不住的眼淚、然敘述完後有種豁然開朗之感,因看見那個無盡上演的循環、那個自己給與自身限制性信念的人生劇碼展演,多了一個旁觀者的高度,留下一個距離與空間,滋生那更深一層的接納與覺察感知力,是我課後最大的收穫。
無論是對某件事或某個人,你是否曾有或正有難以放下的心情?這心情可能是: 難以原諒、不諒解、憤怒、委屈、焦急、擔憂等等。 這集節目透過手把手實作練習,一步步引導釋放內在衝突的情緒與感受。